用做书院的态度

提升培训的高度

玉溪公务员考试培训网
2016年10月综合时事评论五
来源: | 作者:鸟博士 | 发布时间: 2016-10-31 | 1423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610月时事评论:文明消费应成国民素养

时事评论背景: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上海宜家家居徐汇商场二楼餐厅的座位,长期被中老年相亲群体“霸座”,俨然成了一个“相亲角”。这些老人自带茶水和零食、长时间占座、随地吐痰、大声喧哗,甚至出现打架现象,网友戏称其为“比武招亲”。为此,商家不得不出台新规,要求餐区必须先点餐后入座。

时事评论观点:                             

       除了“霸座”一族,在商品展示区,几乎无处不在的“蹭睡”一族也曾引发社会的普遍关注。不可否认,这类消费者习惯的养成与商场自身的体验式营销理念有关。但对于这类有碍观瞻的不文明现象,显然不能归因为商家单方面的开放。作为商家,允许顾客试睡,有吸引顾客的考量,确实也要在一定程度内承受不文明行为产生的成本。但商家未予制止,并不表示这类行为正当。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商家之所以敢于提倡体验式营销,也是出于一种对文明消费习惯的预设,即开放式营销不会损及正常的经营秩序和消费环境。原本,只要彼此维持在一个恰当的平衡上,对于消费者和商家而言,这一开放做法可谓皆大欢喜。这次上海宜家不得不祭出限制性规定,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近年来,伴随中国消费者消费需求的不断提升,不文明消费现象也大量出现。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期间,安徽省铜陵市一自助餐厅开业,向全市居民免费派送5天的就餐券,市民凭就餐券可以免费就餐一次,不想最终却引发了哄抢,就餐结束后很多食物都没吃完,浪费惊人。

   对于这类“占便宜”的心态,有人曾将其归因为经历了物质紧缺的时代,不少国人对于物质还保留着条件反射式的“占有欲”。在消费时代,此种观念和意识的偏差通过消费行为凸现出来。甚至可以说,国民形象与素质,在今天很大程度上正是以消费者的行为习惯为载体。过去我们谈文明消费,多偏向于适可而止、不浪费,却忽视了要遵循基本的公共礼仪。“霸座”的老人,虽然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消费者,但这种行为毕竟发生在商场,也可以说是消费行为的一种衍生。

   不同时代,对于国民素养和公共文明会有不同的定义。养成文明的消费行为习惯,是新的国民素养与公共文明的题中之义。这方面,商家“被迫”纠偏也是一种有力的提醒,但改变更有赖于社会文明消费意识的传播与普及。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老年人因打发时间而“霸座”的现象也提醒相关政府部门,在公共服务提供上应针对老年人的现实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投入。

201610月时事评论:正视食品消费升级的治理短板

时事评论背景:                        

       热水与面饼的碰撞、料包与菜包的融合,一碗泡面曾是多少人不可磨灭的餐桌记忆。然而,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方便面销量已持续5年下跌。2015年,方便面产量较上年下跌8.54%,销售额同期下跌6.75%。记忆中的美好,难掩整个行业的疲态。

时事评论观点:                             

       泡面市场的冷热转变,与我国食品消费转型升级密切相关。随着国人物质生活水平蒸蒸日上,显露颓势的不仅是方便面,相比刚进入中国时的风光,洋快餐近几年也已跌下神坛。曾经,家长以一顿麦当劳作为奖励孩子的“美味”,如今却是实在没得选时,才同意孩子吃炸鸡汉堡。父母的选择变化,不仅是因为兜里钱包鼓了,更缘于头脑中更加健康的食品消费理念。

   在日益升级的食品消费理念中,健康只是最基本的要求。色香味俱全、食材新鲜,才是中国人评价美食的标准。即便在匆忙的高铁上,大家也为更可口的盒饭发出吁求;就算偏居一隅,也可以通过电商搜罗天南海北的美食。这些食品消费的新理念、新需求,呼唤“供给侧”要跟上。近些年来,“互联网+美食”成为快速发展的新兴业态。穿梭于大街小巷的外卖小哥,打通舌尖上的“最后一公里”;在外卖平台的穿针引线下,食客与餐馆完美相遇,也难怪千篇一律的方便面被消费者抛诸脑后。如今,无论是食品产业上游的食材采购、加工,还是下游的营销、推广,背后都暗藏着伴随行业创新出现的奇思妙想,食客在不经意间总能有意外之喜。

   新兴业态自然带来新的问题。食品消费转型升级,需要食品监管同频共振。送餐平台中的黑餐馆、网购大闸蟹时的“李鬼”阳澄湖、美食公众号的虚假宣传……这些伴随“互联网+”而来的新烦恼,也是给监管部门带来的新挑战。从本月开始实施的《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以及各地执法部门的新举措,都试图重新定义“互联网+美食”中的权利义务关系,赋予网络平台更多责任,加强对私人厨房、小饭馆的监管。互联网时代,食品监管不仅要在技术上更新换代,更要在思维上跟上潮流,方能让消费者香在舌头、甜在心头。

   民以食为天,舌尖上的安全直接关系老百姓身心健康,一旦出现问题往往难以挽回,因此,食品监管不仅要转型升级,还要防患于未然。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就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这对于食品安全领域的社会治理同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各地执法部门相继约谈当地网络送餐平台,对入驻其中的商家提高准入门槛,同时加强对食品行业上游企业的突击检查,从食品原材料开始把关,等等。这些都是想把工作做在前面,从源头上遏制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的预警机制,消费者才能吃得更加安全放心。

   “吃了吗?”这句最独特的问候,体现着饮食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没有哪个国家的饮食文化能与中国相媲美,更没有哪个国家的食品市场规模能与中国平起平坐。食品产业是“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但食品消费的转型升级可能随时发生,食品安全领域仍存在着不小风险。面对“冷去的那一碗泡面”,面对变幻莫测的舌尖风潮,我们始终不应放手的,是食品背后,人们对健康的渴望、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201610月时事评论:中国航天,“放松感”源于自信心

时事评论背景: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在度过一个热闹的不眠之夜后,爽朗的大漠清晨,终于迎来了激动人心的一刻:长征火箭拔地而起,在响彻天际的巨响声中,将航天员景海鹏、陈冬搭乘的神舟飞船准确送入太空轨道。

时事评论观点:                             

       观看完发射的人们欢欣鼓舞,为发射的精彩所震撼,流露着对自己国家实力的信心。发射指挥大厅内,人们脸上的表情很放松,指挥员的一个个口令声清脆、流畅,听不出一丝紧张。镜头回放到几小时前,两名航天员穿着航天服缓缓走过欢呼的人群,微笑挥手,随意、从容。面对着载人航天总指挥,“我们奉命执行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准备完毕,请指示!”他们的喊声铿锵有力。

   放松,不刻意,少了一些程式化,却又能放能收——这是航天员给人留下的新印象,也很像中国航天人队伍乃至中国航天事业带给世界的新印象。发射前,无论是和景海鹏、陈冬的个别交谈,还是看到他们在与中外媒体见面会上的表现,都给我们留下如此鲜明的印象。即便是第一次飞向太空的陈冬,也是抱着“享受失重”的心态,轻松对答。如果说,随着科技实力的提升,航天员由于在太空能够飞得更久、更加有自主性,那么在地面上,他们同样表现出了自信、自如。他们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也是更具亲和力的使者。

   放松源自信心,信心源自实力。中国航天的“放松感”源自于航天事业的蒸蒸日上。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的10天前,也就是108日,正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年的标志性日子。1956108日,由钱学森担任首任院长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创建。60年后,中国已经成为航天大国,正大踏步地迈向航天强国。

   从东方红一号卫星,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长征系列火箭的首飞,到即将迎来的长征五号大型火箭发射;从嫦娥一号卫星到嫦娥三号探测器;从航天英雄杨利伟一飞冲天,到景海鹏三次进入太空,中国载人航天进入第二十五个年头,六次载人飞行把11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逗留太空的时间也从一天延长到三十天……钱学森当年在为学生们悉心讲授《星际航行概论》时,或许不会预料到中国航天会迎来这么快的超越。而对美国、俄罗斯等世界航天强国来说,他们眼中中国航天最厉害的还不是发射了多少颗卫星、去过多少次太空,而是拥有一支年轻的航天人队伍,能让中国的太空探索事业走得更远。

   比实力更强大的,是对梦想的坚持。景海鹏和陈冬在进入太空那一刻的挥手致意,看似轻松的同时,其实正在开始承受失重的困扰。在能够成为“神十一”航天员之前,他们光是为准备这一个任务就已经训练了4000个小时。景海鹏能够三次进入太空,那是因为50岁的他仍然和18年前的自己一样,有着同样的梦想、同样的坚持、同样的认真,就像他说,“不忘初心、矢志不渝,当好一名航天员”

   是啊,无论你是谁,平凡或不平凡,当你抬头看到火箭撕破空气,呼啸着穿过苍穹,你会清晰地知道,梦想就是梦想,它总能让你充满力量和执着。而这,也可能就是航天人之所以坚持、甘于奉献的原因所在。

201610月时事评论:制度筑墙,让欺凌远离校园

时事评论背景:                        

       针对不时进入公众视野的校园欺凌现象,据媒体报道,教育部正会同中央综治办等8个部门,研究制定《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拟于11月底前出台。与此同时,对校园欺凌问题突出的地区和单位,教育部还将根据相关要求,通过通报、约谈等方式进行责任追究。

时事评论观点:                             

       即将出台的这份意见,最引人关注的特点就是强调事前的“防治”,即通过建立早期预警等机制,对可能发生的欺凌行为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从而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这一特点,反映了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校园欺凌现象的认识变化。从最开始社会公众对这一现象的震惊、愤怒,到后来要求严厉处罚甚至刑事处罚的争论,再到目前的综合施治,人们对校园欺凌现象经历了一个由情绪宣泄到理性寻求对策的转变。

   校园欺凌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棘手难题。从国际经验看,问题发生后的亡羊补牢固然是必须的,但防患于未然才应是日常治理的重心。据教育部统计,今年58月共有68起欺凌事件发生,相关责任人都得到了严肃处理,欺凌事件频发的势头得到了遏制。相信,随着指导意见的出台和实施,早期预警及事后干预等机制、重大欺凌事件台账制度等制度的逐步建立,对校园欺凌的治理工作将从注重事后惩戒,转向涵盖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综合治理,用制度编织起一张防治校园欺凌的安全网。

   治理思路的变化,也呼唤社会公众对校园欺凌采取更加成熟理性的态度。以往,尽管这种现象存在于校园之中,却常常难以被社会公众所了解,原因之一就在于,校园欺凌往往被学校视为“家丑”,生怕张扬出去“有损颜面”,因此极力淡化。另一方面,家长与学校对于轻微欺侮行为没有从一开始就给予足够重视,导致未能及时对这种行为予以制止和惩戒,让问题愈演愈烈。所谓的“破窗效应”,在校园欺凌中尤为明显。因此,对可能的欺凌行为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并在制度上固定下来,其重要性怎么说都不过分。

   校园欺凌治理得好与坏,关乎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不仅指那些遭遇欺凌的受害者,也包括那些实施欺凌行为的孩子。在校园欺凌中,那些被侮辱、敲诈、勒索甚至身心受到严重伤害的学生,作为“看得见的受害者”理应得到及时保护,同时,我们也不应忘记,施暴的孩子某种程度上也是“看不见的受害者”,他们的身后往往是紧张破碎的家庭关系、备受排挤的人际关系、无法自拔的生活恶习,等等。在人格与行为还未定型的青少年阶段,他们更需要有人拉一把、扶一下。一次及时的纠正,一声真诚的关怀,或许就是他们人生的转折点。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就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做出重要指示,要求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校园欺凌现象作为当前社会安全领域的“风险点”,尤须预测预警预防的制度化。也要认识到,徒法不足以自行,面对校园欺凌,需要站出来的不仅是政府,学校、家长和全社会都在其中有自己的一份责任。当相关各方都参与进来,我们今天在治理校园欺凌上取得的共识才能走得更远。

201610月时事评论:永葆“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时事评论背景: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日前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迅速掀起收视热潮。昔日权倾一方的高官,如今端坐在镜头前痛陈自己的贪腐心迹,这样的画面,令不少观众直呼震撼。

时事评论观点:                             

       在传播日益分众化、对象化的新媒体时代,一部传统的电视专题片缘何能集聚起如此广泛的注意力,成为舆论热议话题?仔细推究,除了作品本身采访扎实、案例典型、故事鲜活,呈现了多名因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及以上官员现身说法等因素之外,更为关键的是,专题片以“零容忍”态度正风肃纪、惩治贪腐为主题线索,契合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背景,击中了反对腐败的社会心理。

   专题片第一集《人心向背》中披露了一些贪腐细节,可说是触目惊心。白恩培任云南省委书记期间,放任妻子借招商引资、地产开发等项目搞权钱交易,结果光清理从白家查获的红木、翡翠、玉石等藏品,办案人员就花了十几天时间。周本顺一边对河北干部提出廉洁“四清”等要求,一边却热衷结交各路“朋友”,以出面站台等方式肆意敛财、为子牟利,同时个人生活奢靡享乐,竟然还配有专职照看宠物的保姆。凡此种种,直观展现了腐败毒瘤的巨大危害,也再次揭示了“贪似火,无制则燎原”的朴素道理。

   “我自己腐败了,但是我非常期盼中央能够加大反腐败的力度”“从小就痛恨贪官,到最后自己成了贪官,我感觉这是一个莫大的悲哀”“在复杂的社会生活和执政实践当中,思想变化了,走到这一步,这一生的追求真的是南辕北辙”……从白恩培、周本顺到李春城,作为党一手培养起来的高级领导干部,他们在落马后所作的忏悔不可谓不真诚。然而,无论怎样反思,都无法弥补人生留下的遗憾,更无法挽回给党的事业带来的损失。事实表明,领导干部一旦在理想信仰的关口失守,一旦放松对自己及身边人的要求,就有极大可能被腐败细胞吞噬,沦落为党和人民的罪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惩治贪腐毫不手软,正风肃纪久久为功,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力反腐、刚性执纪,证明了“老虎苍蝇一起打”绝不是空话,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但现实中,仍有一些人抱有侥幸心理,“三观”损毁、价值错乱、行为失范。有的人一味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嘴上讲的是理想信仰,实际上却是“双面人”;有的人贪图安逸享受、怕苦怕累,享乐在前、吃苦在后,有半点委屈就打“退堂鼓”;有的人以公帑入私囊,为一己之私不惜多贪多占,屡屡触碰党纪国法的“红线”。这些人不妨看一看郭伯雄、徐才厚、苏荣等人落马后的幡然悔悟,相信会有很深的触动。

   反腐败是一场攸关执政党前途命运的持久战,是“绝不能输”的价值观较量。观察梳理近年来中央纪委对违法违纪党员干部的通报,“理想信念丧失”往往被置于“严重违法违纪”之前,是首先需要强调的问题。今年正值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当此之时,全面深化改革风潮已起,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渐行渐近。以长征精神凝聚信念信仰,永葆奋斗精神、永怀赤子之心,真正做到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才能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不难预见,随着八集专题片的陆续播出,“全民追剧”的现象将会持续。案例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正如李春城在专题片中感慨,“人生都是现场直播,没有办法重来”。这样的“金句”,又何尝不是对每一位党员干部的深刻警醒?

201610月时事评论:让艺术之花为时代绽放

时事评论背景:                        

       宝塔山下、延河水畔,一大批最新优秀艺术作品这几天齐聚陕西。作为中国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文化艺术活动,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于1015日晚在延安拉开了帷幕。

时事评论观点:                             

       开幕式地点、时间的选择,可谓别有深意。74年前在延安,毛泽东同志发表文艺座谈会讲话,开启了人民文艺崭新的纪元;两年前的10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为新形势下文艺工作的发展指明了航向。标注中国文艺发展之路的地理坐标和时间坐标历史性的相遇,让这届艺术节承载了特殊的意义。它暗含着中国文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深刻命题,也成为观察中国文艺发展新气象的重要窗口。

   “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鲜明地指出,文艺创作的“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如今,在火热的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扎实进行采风创作,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艺术工作者的自觉行动。深入生活,艺术才能植入最深刻的现实;扎根人民,作品才能流动最真挚的情感。实践也证明,艺术与现实碰撞,与民心呼应,才能产生最动人的力量。

   盘点本届艺术节的作品,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方向愈发明显。开幕式演出秦腔《家园》,聚焦“避灾移民、精准脱贫”,演绎了一场荡气回肠的心灵诗剧;参与“文华奖”评奖的芭蕾舞剧《鹤魂》关注凡人义举,以徐秀娟为鹤牺牲的真实故事为原型,舞动出一曲舍生忘我的生命赞歌。此外,在绘画、摄影、雕塑等艺术作品中,亦有大量关注人民生活、反映现实问题的佳作。雕塑《成果》刻画了喜获丰收的农妇,中国画《原上人家》反映了普通人家的窑洞生活……艺术的笔触记录着脱贫攻坚的奋斗故事,亦展现着朴实而美好的生活细节。人民的心声,时代的底色,既能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更能凝聚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而优秀作品的产生,除了艺术工作者本身的努力,也需要有效机制的引导。文艺评奖活动奖优励精,是鼓励文艺创作的好方式,但奖项过多过滥则无益于精品力作的产生。“文华奖”代表着我国舞台艺术的最高水准,此次艺术节是“文华奖”评奖改革后的首次实践,除了奖项大幅压缩为20个外,还首次增设群众评委。奖项“瘦身”,含金量提高,有助于改变浮躁心态,让经得起磨砺的精品,助推艺术创作攀登“高峰”;增设群众评委,充分体现好作品要“经得起人民评价”这一价值取向,也能更好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创作导向。

   艺术的盛会,也是人民的节日。让人民共享艺术成果,是艺术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降低门票价格,增加惠民演出,邀请农民工、环卫工等特殊群体免费观看演出……让优秀艺术作品能抵达每一位渴望艺术滋养的心灵。开幕式大戏由基层院团演出,开展全国广场舞展演、中国农民画精品展……当艺术的触角向基层延伸、向普通人延伸,能为更多人提供追寻艺术梦想、展现才能的舞台。

   透过中国艺术节的窗口,当前艺术领域“植根人民、书写时代”的崭新气象扑面而来。“唯人民与时代不可辜负”,艺术是精神世界的花朵,当艺术之花为时代绚烂生长、为人民深情绽放,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实现存在的价值。

201610月时事评论:让每个孩子都有枝可依

时事评论背景:                        

       唯分数论是教育界和全社会诟病已久的问题,但这个包袱要卸下来不容易。上海在低年级做了几年尝试后,决定从今年9月起在小学阶段全面推行“等第制”评价,淡化具体分数,以ABCD或者“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等方式来评价学业水平。无独有偶,北京一些小学也开始实行低年级“乐考”。这一改革,无疑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但其前景有待观察。

时事评论观点:                             

       学生评价是教育改革中的“硬骨头”,也是教育改革的难点。尽管全社会已经接受“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这一理念,但“怎么转轨”还是焦点。拥抱素质教育不仅意味着理念的转变,还涉及学生的利益。上海之前,一些地方也试行过“等第制”,但很快就在家长的压力下逐渐被“异化”。教育部门和学校说得天花乱坠也没用,家长就担心一件事:现在不抓分数,以后中考、高考咋办?于是乎,“等第制”就变成了形式。比如,在A这一等级又衍生出A++A+A等区别,老师还会暗地里告诉家长A++相当于多少分。在变相的分数竞争下,家长只好给孩子报社会辅导班,甚至干脆转学。

   让素质教育占据上风,不能回避升学的压力,必须触及现行的考评制度。近日,教育部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探索建立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段招生录取模式,而不再仅仅把高中招生考试成绩作为录取依据,让人看到了解开这个结的希望。

   换一个指挥棒,让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不只关注“冷冰冰的分”,还注重探索“成长的奥秘”,无疑抓住了关键。但是,高中招生的考评,要真正变“独木桥”为“多元化”,还需要全社会的协同努力,尤其是建设专业、完备的平台建设和监督机制。只有全面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孩子,才能捍卫他们的自由发展空间。无数经验告诉我们,许多改革与创新,不是毁于自身的不够成熟,而是在实际操作中被营私舞弊、形式主义所扭曲,最终失去人们的信任和支持。因此,考评制度的改革,还必须把配套制度做实、做细。比如,不能以加盖公章走过场,代替真正的社会实践;避免因挂上了“升学”功能而在兴趣、特长等记录上人为造假等。否则,一着不慎,都可能前功尽弃。

   当前的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各个环节互相牵制,单兵突进容易后继乏力。更何况,应试教育还具有巨大的惯性,高考指挥棒让分数的作用依然凸显,因此,从低年级开始的素质教育改革等不得也急不得,既要有逢山开路的勇气,更要有步步为营的耐心,从考评制度的改革打开缺口,逐步改变“一考定终身”的格局,进而引导全社会育人观念的蜕变,让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

   素质教育不仅是一次系统的改革,也是一种必要的拯救。有句话说得好,“希望上天给笨孩子一个矮树枝。”对这场改革而言,吐槽和指责无法解决问题,只有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枝可依,有一展所长的机会,我们才算尽到了责任。